拔罐的正确方法及常用穴位介绍

2023-07-06    来源:中医养生网

拔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,通过利用罐子在特定穴位处产生真空效应来疏通经络、促进血液循环、缓解肌肉酸痛症状的一种疗法。那么,怎样才能使用拔罐物理疗法的效果更好呢?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拔罐的正确方法及常用穴位介绍。

一、拔罐的正确方法:

1. 确定拔罐部位:拔罐常用的穴位是在背部、腿上以及手臂上。这些穴位通常都是在软组织下方的,皮肤和肌肉之间,容易造成淤血和瘀血,从而导致肌肉酸痛和不适感。

2. 拔罐前准备:准备好罐子并在罐子内部涂上少量的植物油。使用拔罐前,需要对皮肤进行消毒处理,以免导致皮肤感染。使用酒精或消毒液进行擦拭皮肤即可。

3. 拔罐的过程:在准备好的罐子中点燃酒精棉球,将棉球烧红后快速放入罐子内,再将罐子贴在要拔的穴位处,等罐子内的空气凉却自然形成真空,此时罐子与皮肤表面会产生吸紧的效果,停留5到10分钟后拔掉罐子即可。

4. 拔罐后的处理:由于拔罐后皮肤表面会出现一些瘀斑,所以需要及时进行冰敷处理,减轻疼痛和瘀血。

二、 常用拔罐穴位介绍

1. 大椎穴:位于颈椎部位和肩背部交界处,可有效缓解头痛、颈椎病和肩周炎等疾病。

2. 足三里穴:位于小腿前外侧,距髌骨下缘三指宽的部位,可有效缓解肠道不适和下肢肿痛症状。

3. 太冲穴:位于脚背第一、二跖骨之间,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缓解压力和焦虑症状。

4. 太阳穴:位于头侧眉毛旁边的凹陷处,可以缓解头痛和偏头痛等症状。

5. 膻中穴:位于胸骨间隙上端凹陷处,可以缓解胸闷、呼吸困难和心悸等症状。

总之,拔罐是一种从古至今一直被广泛使用的中医疗法,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。通过对拔罐的正确方法以及常用穴位的介绍,希望大家可以更加正确地进行拔罐治疗,保持身心健康。

推荐专家

更多
  • 王玺坤 主任医师

   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

    擅长:擅长:性功能障碍、男性不育症、慢性前列腺炎、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等

  • 朱艳芳 副主任医师

  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

    擅长:针、灸、药结合辨治外感病、内科杂病及某些疑难病,如感冒、咳喘、发热、胃肠疾病、脂肪肝、失眠、焦虑、亚健康...

  • 朱章志 主任医师

  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

    擅长: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及其并发症、甲亢、甲减、甲状腺结节及疑难病症的辨证施治

  • 陈志雄 主任医师

  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

    擅长: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,急/慢性白血病的分期治疗,内外合治再生障碍性贫血,过敏性紫癫等病种;同时擅长中医脾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