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芪与炙黄芪:解析补气血的两种中医药材

2023-07-17    来源:中医养生网

作为中医中一种重要的药材,黄芪(Astragalus membranaceus)被广泛使用于补气血的治疗方面。然而,很多人对于黄芪的使用方式产生了疑问,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应该选择补气血还是使用炙黄芪。为了解答这个问题,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两种药材的特点以及适应症。

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,中医文献中对其功效进行了详细记录。黄芪性平、味甘,归入脾肺二经,具有补气固表、升阳提气、托病脱下之功效。临床上,黄芪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气虚血弱、脾胃功能失调、浮肿病症以及消化不良等病症。它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,改善体质,促进新陈代谢,增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抵抗能力。

然而,在使用黄芪的过程中,一些人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,比如在治疗感冒咳嗽或者低热发热的时候,黄芪的功效并不明显,有时甚至可能会加重症状。这是因为黄芪具有很强的升阳作用,不适合用于表现为热病或者实证的疾病。此时,我们可以考虑改用炙黄芪。

炙黄芪,即在黄芪的基础上进行炒制加工得到的药材,配伍性更好,功效也更加突出。炙黄芪与黄芪相比,中医理论上认为炙黄芪可更好地达到温阳固表、益气补火的效果,适用于那些有阳虚的病症,如面色苍白、怕冷畏寒、四肢乏力等。炙黄芪具有更强的温热性质,能够调和气血,增强阳气,改善阳虚导致的各种不适。

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炙黄芪的性质更热,部分体质偏热或者有热盛现象的人群,比如阴虚火旺或者内火旺盛者,应慎用炙黄芪,以免加重病情。

总而言之,在选择黄芪还是炙黄芪的时候,我们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进行合理选择。如果出现体虚肌软、气短懒言、面色苍白等症状,而没有体温偏低的表现,黄芪就是一个良好的选择。而如果表现为阳虚或者阳虚导致的各种不适,如四肢乏力、怕冷畏寒等,可以考虑使用炙黄芪。

然而,无论是黄芪还是炙黄芪,在使用时都需要在合理剂量的前提下使用,避免过量使用产生副作用。此外,作为中药材,黄芪和炙黄芪都需要经过专业的中医医师辨别虚实补泻的病位,再进行选用、制剂和使用。

黄芪与炙黄芪作为补气血的中药药材,各具特色,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病症。在运用中医中药的时候,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,以合适的剂量选择黄芪或者炙黄芪,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。只有注重个体差异,科学运用中医药,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疗效,促进人体健康。

黄芪与炙黄芪:解析补气血的两种中医药材的延伸阅读

推荐专家

更多
  • 王玺坤 主任医师

   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

    擅长:擅长:性功能障碍、男性不育症、慢性前列腺炎、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等

  • 朱艳芳 副主任医师

  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

    擅长:针、灸、药结合辨治外感病、内科杂病及某些疑难病,如感冒、咳喘、发热、胃肠疾病、脂肪肝、失眠、焦虑、亚健康...

  • 朱章志 主任医师

  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

    擅长: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及其并发症、甲亢、甲减、甲状腺结节及疑难病症的辨证施治

  • 陈志雄 主任医师

  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

    擅长: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,急/慢性白血病的分期治疗,内外合治再生障碍性贫血,过敏性紫癫等病种;同时擅长中医脾...